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張家口境內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一起打卡幾個壯美的自然人文景觀吧。
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張家口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稱,境內集中了趙、燕、秦漢、北魏、北齊、唐、金、明、清等諸朝代修筑的各式各樣的長城。
大境門是清代長城的代表,集中了明、清兩代長城;野狐嶺是趙長城的代表,集中了趙、秦、漢、北魏、明、清六代長城;樺皮嶺是燕長城的代表,集中了燕、秦、漢、北魏、明、清六代長城;獨石口,唐代長城的代表,明代北路長城最美一段,集中了唐、明、清三代長城;黑石嶺,蔚縣飛狐峪旁,漢、北魏、北齊長城的代表;九連城,金代昌州城,金長城代表;陳家堡,明代九個軍鎮(zhèn)之一昌鎮(zhèn)長城;雞鳴驛,東路長城邊的驛城;青邊口,宣化縣明代中路長城中最美的一段;樣邊長城,居庸關長城的“樣板間”……
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張北縣城北十五公里處的饅頭營鄉(xiāng)。南離元大都(北京)265公里,北距元上都(內蒙正藍旗)195公里。元中都遺址是河北省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時代比較單一、后期破壞最少的元代都城遺址。
1999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后被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guī)劃》、《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guī)劃》150處重要遺址;2006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傳預備名單》。2013年,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獲得國家文物局的立項批準。2017年,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功獲批掛牌,成為河北省首家國家遺址公園;同年,獲批成為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教育基地和國家三A級景區(qū)。
元中都為元武宗海山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建,是元代聲名顯赫的四大都城之一; 是遼、金、元時代北連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交通樞紐,軍事重地。遺址由宮城、皇城、郭城呈回字形相套,是我國傳統(tǒng)都城“三重城”建制。宮城城垣保存完整,皇城城垣呈土垅狀。經考古發(fā)掘,探明了建筑形制,出土了大批石、陶、木、磚雕等建筑構件及銅、鐵、骨器。“工”字形中心大殿,“三觀兩闕三門道”梁柱結構的南門,奇特的“三出闕”角樓,為考古、古建、史學界提供了多項難得的研究實證。
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河北省陽原縣大田洼鄉(xiāng)桑干河南岸,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泥河灣遺址群而建,是國家文物局2022年12月公布的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
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核心園區(qū)面積約4平方公里,集中分布有涵蓋舊石器時代早中晚各時期遺址30余處,是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古人類活動遺跡富集地和第四紀國際標準地層及地質遺跡、古生物化石集中賦存區(qū)。遺址公園由紀念性、知識性和體驗性三大功能區(qū)組成。
目前,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成為集遺產保護、科學研究、人文教育、生態(tài)建設和休閑游憩等功能于一體的文旅綜合性園區(qū),遠古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特色文化活動展示成為公園常態(tài)。(張蕾 整理 通訊員 李占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